谁人不逐利
唐·张谓《题长安壁主人》
世人结交须黄金,黄金不多交不深。
纵令然诺暂相许,终是悠悠行路心。
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
无论社会如何变迁,文明如何进步,人类逐利的本性是亘古不变的。
圣人以理想相交、以诚信相交,君子以情相交、以义相交,而更多的人,却是以利相交。
你能看到他们口头上的许诺答应,却看不到他们的心,如同陌路之人般冷漠无情。
“然诺”是信义的标志,“黄金”却是欲望的化身,在道德和欲望之间的沟壑永难填平。
这种欲望出自于人的本性,如同无法根治的顽疾,长久地存在人们的心中。
交情翻覆间
唐·杜甫《贫交行》
翻手作云覆手雨,纷纷轻薄何须数。
君不见管鲍贫时交,此道今人弃如土。
宋·王安石《老人行》
老人低心逐年少,年少还为老人调。
两家挟诈自相欺,四海伤真谁复诮。
翻手作云覆手雨,当面输心背面笑。
古来人事已如此,今日何须论久要。
贫贱方能见真交,而富贵时交游的则未必可靠,往往在翻手覆手之间,忽云忽雨、反复无常。
轻佻浮薄之辈不计其数,有些人当面显得十分亲热,背后却在讥诮对方年纪老大、一事无成。
世人反复无常,惯于玩弄阴谋,春秋时管仲、鲍叔牙那种贫富不移的深厚交情,已经被人被视如粪土了。
朝堂上勾心斗角、人世间尔虞我诈,是寻常能见到的事情,然而真正的友情呢?
《论语》说,“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。友直、友谅、友多闻,益矣;友便辟、友善柔、友便佞,损矣。”
《幼学琼林》说,“肝胆相照,斯为腹心之友;意气不孚,谓之口头之交”。
真正的朋友,正直、诚信,可以帮助彼此互相学习,共同进步。
真正的朋友,是肝胆相照,坦诚相见,可以畅所欲言、推心置腹。
真正的朋友,是可以共患难,也可以同富贵,即使长久不见,也彼此相知相慕,可为知己者死。
欲壑总难填
唐·贾岛《题兴化寺园亭》
破却千家作一池,不栽桃李种蔷薇。
蔷薇花落秋风起,荆棘满庭君始知。
裴度在长安兴化里大兴土木,建造私人园林,贾岛认为此事损害了百姓的利益,于是写下了这首讽喻诗。
毁坏无数人家的住宅,只为修建一个花池,不种与人有益的嘉木蔬果,却只种华而不实的蔷薇。
“千家” 与“一池”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, 一个“破”字讽刺了当权执政者的无情与骄奢。
汉代韩婴所作的传记《韩诗外传》中,借赵简子之口说道:
春种桃李者,夏得阴其下,秋得其实。春种蒺藜者,夏不可釆其叶,秋得其刺焉。
春天种下桃李树,夏天可以在树荫下休息,秋天还能吃到香甜的果子。但如果春天种下的是蒺藜,夏天没有叶子可采,秋天也只能得到尖刺,甚至可能会刺伤你。
贾岛化用了这个典故,表示待到秋风萧瑟、蔷薇凋零,只剩满庭荆棘,主人才会知道自己会得到的结果。
表面写蔷薇无花只剩满是刺的藤蔓,实则含蓄地指出这样张狂的行为,必然会得到可悲的下场。
人心比海深
唐·杜荀鹤《感寓》
大海波涛浅,小人方寸深。
海枯终见底,人死不知心。
画龙画虎难画骨,知人知面不知心。
万丈深渊纵有底,唯有人心不可量。
大海虽然深,但是终究有底,人心却永远没有尽头,与它相比连大海都显得清浅。
有些人表面上一派平和,实则,或许就算到了他死去的时候,也探不出他真正的想法。
人心似海,不可直视,亦不可揣摩,所以要永远保有警惕之心,方能安全地走得更远。
人心似海,但真心待人才有可能被人真心以待,才能实现自己内心的安稳。
人情似波澜
唐·刘禹锡《竹枝词》
瞿塘嘈嘈十二滩,此中道路古来难。
长恨人心不如水,等闲平地起波澜。
唐·王维《酌酒与裴迪》
酌酒与君君自宽,人情翻覆似波澜。
白首相知犹按剑,朱门先达笑弹冠。
草色全经细雨湿,花枝欲动春风寒。
世事浮云何足问,不如高卧且加餐。
除了父母,没有人真心希望你过得比他好。
朋友即便相携到白首还要按剑提防,要是盼望先富贵的人来提携你,只不过徒惹得一番耻笑罢了。
“弹冠”本是援手荐引、准备出仕之意,可“先达”者竟耻笑排挤后来者,足见人心易变,转眼间便面目全非。
“白首相知犹按剑,朱门先达笑弹冠”,金圣叹以为此言为“千古至今绝妙地狱变相”,诚为得言。
但刘禹锡下笔更为冷峭,即使是平平淡淡的日子,没有什么突然暴富或登上高位的事情,他人的心思也可能会无缘无故地掀起波澜。